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_凤楼信息茶楼的官方网站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登录入口

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党的建设

Party Buildin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召开第五次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会

作者:党办 发布时间:2018-09-11 14:58:06 浏览次数:

  

    2018年9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召开第五次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会,所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工会委员参加了集中学习。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新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重要指示精神及李克强总理就疫苗事件作出的指示精神;所领导围绕我所如何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疫苗事件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作专题发言。

 

 

    会议首先由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兼纪委书记游丹同志以奋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题,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21-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游书记指出,这些重要思想,既是宣传思想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当前和今后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结合近期疫苗案件的发生,我们应在国家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引领下做好我所的思想宣传工作。

 

 

    随后游书记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了解读。游书记用10个生动的案例,从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几方面,对相关规定作了简要说明。游书记指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内纪律方面的重要文件,要求各支部安排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严格遵守。

    最后游丹书记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就疫苗事件作出的指示精神,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6日召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所领导围绕我所如何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疫苗事件的重要指示,就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作了专题发言并进行了讨论。游书记指出,我们要按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疫苗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疫苗管理长效机制,坚持疫苗质量安全底线,质量先行,整改落实,在思想上和业务水平上有所提高。

 

 

    董少忠副所长传达了8月28日国家药监局组织45家疫苗企业、各省市分管局长和安监处长参加的专题会议精神,并指出,质量是我们的生命,二期工程向一个更高的国际标准挺进,我们还应该更加努力地,齐心协力地把工作做得更好,让产品更具竞争力。

 

 

    彭小忠常务副所长指出,今天的会议很有必要,生物所60年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给大家一个很严谨的思维,我们要以长春事件作为前鉴,讲诚信,讲道德,全周期全链条进行质量控制,把好生物所的质量关。

 

 

    谢忠平副所长指出,中心组把学习习总书记和克强总理对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批示作为重要议题,非常有必要,体现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情为民所系,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对人民健康的高度关注,疫苗关系到民众的健康,关系到公共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我们从事的是高尚的行业,对于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有巨大的压力、责任和使命,质量是企业生命,以质量求生存,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最终保证,我们要进行自查自纠,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要让产品自己敢用,别人敢用。

 

 

    杨净思副所长传达了昆明市高新区24家生物制药相关企业座谈会、国家药监局组织召开的疫苗供应保障研讨会、国家疾控中心组织召开的一类苗统一采购座谈会精神,我所是中央直属单位,在高新区的辖区里,生物所代表企业表态,我们要保证疫苗产品质量,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GMP的要求进行疫苗的生产,找准自己的站位,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疫苗供应。

 

 

    李琦涵所长指出,硬件方面,我们的硬件设施设备和检验设施是不错的,并将不断完善;制度方面,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树立新的质量管理理念,按照PQ认证要求和2010版GMP的核心理念――风险控制的要求,建立完整的、有约束力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和评估措施,在近期开展的质量百日行活动中,要强调质量先行,我们要真正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站在情为民所系的高度,从生产环节、质量管理环节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生产和质量上的问题,把质量管理落到实处;人员方面,人是核心的因素,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培养更多的学习型人才,弘扬企业文化,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所的各级干部在管理上要真正体现同岗同责、同工同酬,凝聚人心,打破体制内体制外、编制内编制外的限制,人事部门制定相应改革措施,尽量想办法,改善现有环境。

×

用户登录